陳觀福主持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第15屆水庫大壩與水電可持續發展及能力建設圓桌論壇
北京時間12月15日晚,由中國大壩工程學會(以下簡稱“大壩學會”)主辦的第15屆水庫大壩與水電可持續發展及能力建設圓桌論壇暨中國科協大壩安全國際青年科學家沙龍以視頻會議的方式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碳中和時代的水利水電發展”,國際大壩委員會主席Michel Lino,國際大壩委員會榮譽主席、大壩學會秘書長賈金生分別發表致辭,多位國際大壩委員會副主席、多國大壩委員會主席出席會議,來自30多個國家的113名代表參加了在線研討,363名行業從業人員通過在線直播觀看。會議由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大壩學會副秘書長陳觀福主持。
Michel Lino在致辭中對大壩學會長期以來致力于大壩和水電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研究、交流以及能力建設表示感謝。他指出,大壩和水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存在巨大需求,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因此能力建設專委會也鼓勵各成員國開展能力建設工作。中國、摩洛哥、土耳其和布基納法索等國家在能力建設方面成績斐然。當前,風能和太陽能已經逐漸變為最經濟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在全球廣泛發展。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承諾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可再生能源預計將成為這一轉變的重要部分,而水電行業應該擔當這一轉變中的關鍵角色,大力推進抽水蓄能和水風光一體化是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路徑。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和能源轉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水電,水利水電專業人士應在當前的時代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賈金生對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在當前碳中和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量,減少溫室效應,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也對水利水電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創新性地提出了水風光儲一體化發展的思路,利用水電良好的調節性能可對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進行補償,需要進一步加大水電的開發力度,同時水電將調整功能定位,由獨立發電主體向新能源調節主體進行轉變,在充分發揮既有流域水電基地調節能力基礎上,進一步增大容量、提高調節能力,同時合理布局配套的抽水蓄能電站,深度提升流域水電調節能力。中國正在積極探索這一新的發展思路,并希望與全球的同行聯合研究、共享經驗。
陳觀福感謝參會嘉賓對大壩學會和本次圓桌論壇的大力支持,并指出,目前世界正面臨著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促進全球碳中和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綠色低碳能源和電力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水電作為一種高度靈活的可再生能源,將在未來全球能源結構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陳觀福總結了本次論壇的四大亮點:一是參會嘉賓都是來自于國際大壩委員會、各國大壩委員會和行業內相關組織的高水平資深專家;二是所有特邀報告都經過精心準備,展現出很高的學術水平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三是多位嘉賓在交流討論環節各抒己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四是展望了大壩和水電開發未來光明的發展前景。最后,他歡迎與會嘉賓明年來到中國現場參加學會第16次圓桌論壇。
本次論壇邀請了10位專家,圍繞論壇主題,分別從融資戰略、開發商視角及技術創新三個角度做了報告。世界銀行全球水電與大壩負責人Pravin Karki、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高級環境與社會顧問Stephen Lintner、非洲開發銀行電力開發局局長Batchi Baldeh介紹他們對于當今水利水電開發的政策、目標和戰略;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楊柏華、烏干達電力公司QSHE負責人Mary Akurut,科特迪瓦能源公司設備與工程總監Nagaky Diarrassouba介紹他們在水利水電、新能源開發的理念和做法;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趙增海、法國ISL公司總裁Luc Deroo、北京綠色交易所常務副總經理王輝軍、電建華東院海外工程設計中心技術總監沈侃敏分別介紹了水利水電工程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綜合開發理念、方案、技術創新、存在的挑戰,中國碳市場的背景、要素、框架、機制及其對未來發展的展望等。
近年來,隨著極端天氣頻發,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實現全球碳中和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能源電力的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而水電作為具有高度靈活性的可再生能源,將在未來全球能源結構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次論壇對碳中和背景下水利水電發展的先進理念和管理經驗,共享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先進技術具有積極意義。此次論壇同時是中國科協大壩安全國際青年科學家沙龍,切合了國際大壩委員會在2019年10月發布的《大壩安全宣言》中加大提升青年工程師能力建設的重大關切,助力水利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參會青年科學家分別來自中國、烏干達、南非、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等國家,他們積極在討論環節中積極同與會專家交流請教,并表示獲益匪淺。
自2009年以來,在國際大壩委員會和能力建設專委會的支持下,大壩學會致力于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交流,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了15次圓桌論壇。先后邀請非洲、東南亞30多個國家的130多名高層代表參加,圍繞發展中國家水庫大壩建設和水電開發現狀、未來規劃和需求進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列入國際大壩委員會能力建設的范疇。2020年和2021年,依托“互聯網+”水庫大壩工程云平臺(英文版)開發能力建設版塊舉辦在線論壇,獲得了國際專家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
國際大壩委員會榮譽主席、能力建設專委會主席Adama Nombre,國際大壩委員會副主席、印度大壩委員會主席Devendra Kumar Sharma、國際大壩委員會副主席、南非大壩委員會主席Quentin Shaw,國際大壩委員會前副主席、伊朗大壩委員會主席Ali Noorzad,北馬其頓大壩委員會主席Ljupcho Petkovski,吉爾吉斯斯坦大壩委員會主席Sagynbek Orunbaev,格魯吉亞大壩委員會主席David Mirtskhulava,安哥拉大壩委員會主席Celso Pontes,阿爾巴尼亞大壩委員會主席Arjan Jovani,老撾大壩委員會副主席Sengprasong Phrakonekham,印度尼西亞大壩委員會副主席Aries Firman,巴基斯坦大壩安全顧問委員會總工程師Qazi Talat Mehmood Sadiquei,中國大壩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鄭璀瑩出席會議。
大壩學會秘書處、公司相關部門人員參加會議。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