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記錄片《逐夢山水》展示中國電建在非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8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CCTV-10)播出了《逐夢山水》紀錄片第七集《山河蝶變》。視頻從中國電建東南非區域總部工程師朱永龍的視角切入,以3分鐘左右的時長介紹了中國電建承建的卡魯瑪水電站項目。《逐夢山水》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自然資源部,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傾力打造的精品力作。
在卡魯瑪水電站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電建發揮“懂水熟電”優勢,充分踐行“兩山”理念,以專業技術和綠色施工守護好烏干達人民的綠水青山,為烏干達人民帶去了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實現了項目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好融合,生動展現了“兩山”理念在非洲大地落地開花的美好畫面。
卡魯瑪水電站項目位于卡魯瑪野生動物保護區,毗鄰穆奇森瀑布國家公園,該地區是烏干達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項目從設計到實施,都充分考慮了對當地自然生態的保護。在設計伊始,中烏團隊就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首要考量,將發電廠房布置在地下80米深的洞室中,大大減少地表擾動,水流經過發電廠房后,再經地下尾水隧洞重新流入河中。項目建立了完善的瀕危物種保護機制,為非洲象、鱷魚、珍稀鳥類等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棲息之地。進場道路也充分考慮了大象等動物的遷徙需求,做了多種適應性改進,便利動物通過。項目還設計了適應多種魚類的專用通道,便利河中魚類洄游,維護河體原有的生態穩定。
項目實施過程中,在現場設立“保護紅線”,采用草皮噴播和原土回填技術恢復植被、進行生態修復;持續完善環評機制、加強社區溝通,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主動接受烏干達環保部門監督,定期提交生態監測報告,并主動與當地社區開展環保共建與合作,樹立了中國企業負責任的國際形象。
從前的卡魯瑪只是一個幾十人的小村莊,隨著工程建設的推進,項目直接創造的大量就業崗位帶動了周邊商業的發展。如今,卡魯瑪已經發展成為當地的繁榮城鎮,常住人口已達上千人。項目投產后年供電40億千瓦時,將烏干達全國發電量提升了50%,可節約原煤約13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8萬噸。項目不僅為烏干達千家萬戶提供了可負擔的電力,還為其最具活力的工業區供電,促進國家綠色經濟轉型。同時,卡魯瑪水電站還將助力“非洲明珠”烏干達成為區域電力供應樞紐,為烏干達乃至東非地區貢獻可持續的清潔能源。
作為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參與者,中國電建深度參與了非洲能源電力、水利水務、城市基礎設施等眾多領域工程項目的實施。在國際業務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中國電建將“兩山”理念的豐富內涵融入企業經營全過程,致力于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烏干達卡魯瑪項目正是這一理念在非洲大地的生動實踐。未來,中國電建將繼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發揮自身在清潔能源、綠色施工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為非洲國家可持續綠色發展貢獻電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