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建盧旺達那巴龍格河二號水電站項目舉行開工典禮
當地時間5月21日上午,由中國電建承建的盧旺達迄今為止單體合同金額、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那巴龍格河二號水電站項目在盧旺達北部省舉行開工典禮。中國駐盧旺達大使館臨時代辦王嘉欣、盧旺達北部省省長尼拉魯格羅·丹西勒出席開工儀式并為項目奠基。當地官員、項目業主高管、項目咨詢方、承包商代表等200余人參加了開工儀式。
王嘉欣表示,那巴龍格河二號水電站項目是中盧兩國合作實施的最大規模的水電站項目,建成后將能滿足更多盧旺達民眾的用電需求,為該國改善能源結構、加快工業化進程、刺激經濟復蘇、創造就業和改善民生提供新動力。那巴龍格河二號水電站項目的順利開工不僅是兩國傳統友誼的生動體現,更是中盧互利共贏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尼拉魯格羅在致辭中高度贊揚兩國建交50年來中國政府為支持盧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她表示,那巴龍格河二號水電站是該流域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對于盧旺達實現“2050年遠景規劃”和國家轉型戰略中制定的相關目標具有關鍵意義。盧政府和民眾將與中方密切配合,確保項目透明高效順利實施。
那巴龍格河二號水電站項目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優惠貸款融資、中國電建承建的多功能水電站項目,位于有盧旺達“母親河”之稱的那巴龍格河上,距離首都基加利25公里,以發電為主,兼顧泄洪與灌溉,水庫庫容8.038億立方米,電站裝機43.5兆瓦,總工期56個月,施工內容包含大壩、泄洪系統、引水發電系統、輸變電線路等。該項目于2018年被盧旺達政府列為急需實施的首要項目,2019年中盧兩國元首會面時曾談及此項目,是兩國“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和典范工程。電站建成后,年平均發電量將達到2.819億千瓦時,將有效改善盧旺達能源結構,緩解盧旺達電力短缺問題,促使盧旺達成為非洲首批實現普遍電氣化的國家之一。建成后的水電站大壩將提高壩址下游防洪能力,有效減少洪澇災害,下游2萬公頃的沼澤地可開發成為良田,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產量提高。同時,大壩水庫建成后,也會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從而拉動當地經濟發展。
盧旺達國家電視臺、《新時代報》、《時間》等當地主流媒體以及新華社等國內多家主流媒體對項目開工儀式進行了報道。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