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繪就中國電建亞太區域總部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畫卷
往事越千年,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曾將中國和亞太諸國緊緊相連。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每次都會到訪東南亞地區,足跡遍及泰國、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時光荏苒,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
十年來,中國電建亞太區域總部深刻理解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圍繞“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不斷深入思考、探索、實踐,奮力繪就亞太區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畫卷。
十載風雨同舟路,葳蕤勃發謀新篇
十年來,中國電建已成為活躍在亞太建筑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先后在東盟地區完成了200多個大中型工程承包項目,涉及水電站、火電站、光伏電站、風力電站、鐵路、公路、橋梁、港口、房屋建筑等領域,總承包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東盟地區有147個在建項目,合同總金額超174億美元。
東盟是世界上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對于化石能源的依賴性較強,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能源轉型是東盟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電建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力承包商,精準把握世界能源電力轉型的歷史機遇,加大綠色清潔低碳國際合作力度,為全球低碳轉型和綠色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指引下,亞太區域總部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緊跟沿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蓬勃發展的熱潮,深入契合東盟地區的市場需求,聚焦互聯互通,從概念到具體實踐行動,通過深化務實合作,重點領域合作逐步深入,推動了一大批項目落地生根,亮點紛呈,造福東盟國家,給東盟國家和國際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真正實現了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東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站。近年來,中國電建足跡已經遍布東盟9個國家,在老撾、柬埔寨、越南等國建設了大量的綠色電力項目,累計建設項目總容量超過8000兆瓦,為這些國家實現碳中和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此,中國電建獲頒“國際里程碑工程獎”“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等系列獎項。中國電建一直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用共贏理念和東盟國家保持睦鄰友好的發展。
印尼:用大國匠心鑄造精品工程
2023年9月6日,正在印尼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李強試乘雅萬高鐵,對中印尼兩國建設者付出的艱辛努力表示贊賞,稱贊雅萬高鐵鋪就了一條融合之路、開放之路、共富之路。9月7日,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行,標志著印尼邁入高鐵時代,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
中國電建作為雅萬高鐵建設的骨干力量,承擔全長85公里線下工程和全線308公里的鋪軌工程。開工以來,項目團隊先后攻克了全線唯一一座盾構施工的1號隧道、地質情況最復雜的2號隧道、全長36公里的高密集連續梁2號特大橋等一大批控制性重難點工程,完成了中國首個海外軌道板場建設及全線軌道鋪設任務,有力彰顯了央企品牌形象。
十年來,中國電建打造了一系列惠及世界的精品工程,雅萬高鐵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像這樣的“電建名片”在印尼還有很多。
中國電建自1995年進入印尼市場,先后中標簽約60多個大中型能源電力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累計合同額超過100億美元,參與投資和建設的電力總裝機容量超過7700兆瓦,為印尼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利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佳蒂格德大壩,是印尼最大的水利工程,總庫容10.63億立方米,讓480萬當地居民受益。習近平主席訪問印尼期間,高度贊揚佳蒂格德大壩工程為當地民眾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巴塘水電站是印尼在建規模最大、施工難度最高的水電站項目,被列為印尼國家戰略工程,項目建設期間為當地創造了約3000多個就業機會。
——奇拉塔漂浮光伏電站,是印尼首個漂浮光伏發電項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漂浮光伏電站,項目水下勘察最深處達94米,是目前全球水深最深的漂浮光伏項目。
——盧穆巴萊二期地熱項目,是中資企業在印尼承建的首個大型地熱電站;龐卡蘭蘇蘇電站,是印尼利用中國優惠買方信貸規模最大的項目;明古魯電站,是公司在印尼第一個控股投資項目;北蘇拉威西3號電站,是公司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個小比例投資+EPC模式典型項目……
老撾:助力打造“東南亞蓄電池”
中老兩國山同脈、水同源,自古以來親仁善鄰。從南寧“六七”學校到中老鐵路,無不講述著兩國休戚與共、守望相助的友好歷史。
中國電建在老撾國別市場深耕27年,先后建設完成項目超過100個,完工和在建合同總額約80億美元,已成為老撾能源電力和基礎設施建設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其中,共參與建設完成36座水電站,總裝機5200兆瓦,占老撾全國在運水電總裝機50%以上,公司直接投資運營了8座水電站,總裝機1392兆瓦。南歐江梯級水電站更是中資企業在海外首個全流域整體規劃和投資建設的項目,成為中國電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示范項目。
孟松600兆瓦風電項目是老撾第一個風電項目,也是中國電建在海外承建的最大的風電項目。項目建成后將主要向越南輸送電力,是老撾首次實現新能源電力的跨境輸送,將有效緩解越南中部地區用電緊張局面。
在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中國電建簽約了老撾色貢609兆瓦光伏電站項目。該項目年發電量約8.2億千瓦時,投產后每年可減少碳排放約100萬噸。項目的開發將有助于老撾南部山區基礎設施提升,帶動老撾光伏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當地就業和勞工技能水平。同時,有助于加快老撾新能源發展步伐,為中南半島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供應,助力老撾進一步打造“東南亞蓄電池”愿景。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老兩國合作成果豐碩,惠及廣大人民。其中中國電建參與投資建設的“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更是成為促進區域互聯互通的典范,為增進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兩國兩黨的共同關注和中老人民的熱切期盼之中,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從此老撾從“陸鎖國”轉變成為“陸聯國”。
越南:深耕屬地共享發展機遇
中國電建越南子公司于2019年正式成立,邁出了屬地化經營的重要一步,對屬地化治理模式、屬地化經營策略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人員管理方面,屬地化員工比例超過85%,部分當地員工走上重要的管理崗位。與越南國家大學、河內大學、綜合大學等多所當地高校簽署了校招合作協議,直接選拔優秀畢業生到越南子公司和在建項目工作,為屬地化發展提供持續的人力資源支撐。
——在項目開發方面,越南子公司主導參與綠地開發風電類項目超過300兆瓦,子公司牽頭組織成員企業對北部灣海上風電合作規劃、越南北方山地風電資源進行踏勘,推動梯次開發。
——在設計施工板塊,子公司建立了屬地化的專業施工團隊,已獲得越南建設部頒發的一級設計施工資質,已自主營銷、履約了5個新能源項目的土建施工工作,成功進入全球知名主機廠家合格分包商名單,在越南市場打出了品牌。
——在裝備制造板塊,子公司下設的頭頓裝備制造廠緊抓越南新能源項目的窗口期,主攻風電塔筒和光伏支架,目前已具備年產5萬噸的生產能力,已累計為160兆瓦風電項目供應風電塔筒,為405兆瓦光伏項目提供支架。
——在運維板塊,越南子公司已為超過1吉瓦的光伏項目提供運維服務,并獲得TUV運維認證,同時正在積極布局進入海上風電運維市場。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電建已初步建立起在越南屬地化業務發展的產業鏈和生態圈。2018年以來,越南國別市場實現新簽合同額超過80億美元,在越南中資建筑企業中的市場占有率達到65%。目前,中國電建已經成為越南最大的新能源電力承包商。砥礪前行,奮力破繭,實現了締造清潔能源的華麗轉身,為企業全面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越南綠色經濟轉型帶來生機。
如今,伴隨著風機葉輪旋轉,來自廣闊大海的陣陣海風,被瞬間轉化為強勁的綠色電能,輸送到“一帶一路”沿線的千家萬戶,匯入“雙碳”時代發展的洪流。
菲律賓:守正創新推進集團在菲業務健康發展
2023年8月1日,公司正式簽署菲律賓瓦瓦500兆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EPC總承包合同,這是繼菲律賓基邦岸500兆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之后,中國電建在菲律賓抽蓄領域的又一斬獲,為集團在東南亞抽蓄領域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既是“十成抽蓄,九成電建”在國際上的延續,也是菲律賓國別十年堅守和開拓成果的真實寫照。
自2016年設立菲律賓代表處以來,國別代表處篳路藍縷,排除萬難,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奮力踐行集團國際業務“三步走”戰略,聚指成拳整合集團力量,因地制宜扎根當地市場,順勢而為搶抓“雙碳”機遇,厚植優勢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經過近七年的拼搏與努力,菲律賓國別在電網、光伏、抽蓄、火電、水務等業務領域實現爆發式增長,2018年至2019年先后以聯合體模式中標并實施菲律賓國家電網菲律賓棉蘭老島-維薩亞斯+-350千伏換流站EPC項目和230千伏高壓深海海底電纜EPC項目。2019年菲律賓代表處通過管理模式創新成功進入通信領域與華為合作中國電信三牌土建項目。2020年中標并簽約中國電建在菲第一個兩優項目南島防洪項目。2021年中標并實施菲律賓最大的地面光伏電站阿亞拉圣馬西里諾283兆瓦光伏項目和瓦瓦供水項目。截至目前,菲律賓代表處累計簽約合同額已突破50億美元,連續三年超額完成任務指標,不僅由機會國別成長為亞太區域總部的核心市場,更進一步擴大了中國電建的當地品牌影響力,為菲律賓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實實在在造福了當地人民。
中國香港:創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具有背靠祖國、連通世界的優勢,與多個地區和國家有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不但是持續拓展國際合作空間的基礎,更是國家未來全面開放、持續發展的借力點。香港特殊的制度和優勢,確定了香港在“一帶一路”藍圖中無可替代的地位。中國電建努力發揮自身優勢,助力香港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
2023年9月12日,中國電建黨委書記、董事長丁焰章拜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時表示,中國電建對香港發展充滿信心,愿充分發揮自身在“水、能、城、砂、數”等領域的專業優勢,更加積極主動的融入香港、服務香港,以實際行動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22年11月25日,中國電建承建的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項目正式啟用,大幅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客貨運能力,助力“城市機場”發展成為“機場城市”,打造成為香港新地標。
在第三跑道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中國電建充分應用全過程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支撐,基于可實現的國際最高標準,實現了“數字建造”,充分展示了公司在數字工程技術領域的創新發展優勢。BIM技術的應用為全力保障項目如期竣工交付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工程數字技術推動世界頂級機場跑道高質量建造,樹立了數字轉型的典范,履約表現獲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稱贊。
香港建筑市場高度繁榮,是國際高端市場的典型代表,云集了眾多的國際知名建筑商,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中國電建致力于技術創新,充分發揮“工程+IT”優勢,打造差異化競爭力,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自2011年進入香港市場,中國電建先后中標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項目、搬遷鉆石山食水庫往巖洞項目、廣華醫院重建二期項目等,全方位參與香港大中型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承建項目總合同額超過260億港元,在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
亞太區域總部自2016年集團國際業務重組以來,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超3500億元,為中國電建國際業務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集團國際業務新簽和營收規模的主力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先鋒隊、國際業務高質量優先發展的排頭兵。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不僅是印尼、老撾、越南、中國香港,還有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菲律賓、柬埔寨、新加坡、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東帝汶、所羅門群島等地的亞太區域總部團隊,正為中國電建加快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競發,一幅幅動人的嶄新畫卷由此鋪展。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224號